一到年底,工作一年的员工便开始蠢蠢欲动。。。纷纷向HR提出“我要加薪”,否则就要离职。HR立即上报给领导,可是却遭到了拒绝,甚至还有领导说这个岗位继续招人,不要停~
这就郁闷了,为什么很多公司宁愿花更高的薪水招新人,看着昔日的老员工离职,也不愿意提高老员工的工资?
原因一
怕引起大规模的
老员工加薪问题
因为一旦给老员工加薪的话,就会引起大规模的老员工加薪问题,但是新员工则不会有这类问题。
假设给员工单独涨薪,且幅度超过15%,但是职位没变,工作强度没变,那么就会有下面三方面的考量:
1)和你薪资同水平的人,他们会怎么想?
2)和你能力同水平的人,他们会怎么想?
3)其他部门的人,他们怎么想?
如果不是从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方面考虑,这是一个平衡问题、利弊问题或者说是博弈问题。
招新员工对企业的负面影响要小;因为老员工竞争激烈,名额有限,可能引起不公平,对企业稳定造成影响。
老板只能退而其次招新人。
另外,也可是逼辞老员工,或者说老员工管理成本高。如果提高老员工的工资,可能要提高一批与其类似员工的工资。
所以说老板才是最高明的人力资源管理者。
原因二
对未知人才
报以略高期望值
从公司的角度来看,人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要报以略高的期望的,比如一个新人的能力可能在80-120之间,一般公司会倾向于按照110左右来评估,再加上投简历面试的时候多半会包装自己,所以新人往往会得到更高的评价。
对公司来说,老员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公司来说不是什么秘密,而新人掌握的那些“秘技”才是雇主垂延欲滴的。
但是事情是相对的,事实证明,公司对于新人的忍耐也远低于老员工,既然期望值高待遇高,公司就会更加倾向于新人是“救世主”,能解救一切厄困,一旦达不到,失望是必然的,离开也是必然的。
对于老员工来说,虽然公司会觉得“你再怎么努力也就这样了”,可达不到目标的时候给予第二次机会的概率要高很多。
反过来说老员工,其实每个老员工心里有两条线,第一条比较低,是你继续留在原来公司的线,第二条比较高,是你愿意冒风险动一动的线,这就是牛顿说的惯性。
既然如此,那把老员工留下所需要的薪水当然比把另外一个“老员工”从他之前的雇主那里挖来的成本要低啦。
好的公司会平衡好这些关系,让大多数人都满意;而差的公司则像“该来的没来”-“不该走的走了”那样把所有人都得罪了。
原因三
招聘一个新人比重新
调整薪资规则容易
有的公司在薪酬方面规则限制,若是变更会非常麻烦。
而这个时候可能重新招聘一个人比重新调整薪资规则要容易些。
对于在某些方面特别重要的人,可能会特别沟通协调一下,而除此之外的员工可能需要从长计议了。
另外,公司也是可能倾向吸纳“新鲜的血液”而曾经的血液,虽然工作也是可以的,但也是“新陈代谢”流出去了,而这一部分“曾经的血液”不可替代性稍弱一些,所以“新鲜的血液”的流入,可能对于企业来说是更加有益的事情。
原因四
老员工是可替代的
这又得扯到老员工的不可替代性,公司之所以宁愿花更高价钱招新人,这代表老员工是可替代的,公司无所谓你走不走。
一旦老员工具有不可替代性,公司就会考虑到他的作用,当然也就会考虑到加薪问题的。
也许这样的职场故事并不陌生:
一个工作10年的小主管,老板提升他的下属取代他,却把他的职务和薪水降到这位下属之下。他很郁闷,找到老板说,为什么?我可是有10年经验和能力的人。
老板回答:你不是有10年的经验和能力,而是很多经验和能力一用就是10年。他自然不愉快,回头跟人事经理说自己想离职。人事经理愉快地就手续了。事实上,老板早就在等着他自己要走人这句话了。
原因五
职场上的鲶鱼效应
很多企业宁愿老员工离职也不加薪,却高薪请新员工?
这就是职场上的鲶鱼效应,一些高层领导认为一个企业,老员工好比沙丁鱼,虽然忠诚,但日渐安稳,失去斗志;这时候,就需要鲶鱼,也就是新员工的刺激,激发老员工的创造力和拼博力。
所以一些公司会觉得新员工比较有冲劲,从而愿意去尝试吸取外来“新鲜的血液”。
如果你已经在公司呆了很多年,但工资始终没涨。多次申请领导也不同意给你涨薪的话,很有可能是你的工作价值没有达到老板的预期,也可能是公司总体薪酬偏低,是前者的话你还是先努力提升自我能力,用优秀的工作业绩证明你的价值为好,若是后者的话建议你离职换个公司。